5月27日晚,我校第七屆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“筆墨中國”漢字書寫大賽校賽總結大會暨書法學習交流會在翰學樓128舉辦。文學與新聞學院副書記杜云,教學科研科副科長李嬈宇,學校社團管理中心負責人張成,社團指導教師吳彩虹,書法教師姜磊、陳開政,輔導員何亮出席,翰墨書法協(xié)會會長趙航主持。
大會開始,趙航回顧了本屆“筆墨中國”漢字書寫大賽校賽的精彩歷程。自大賽啟動以來,同學們積極響應、踴躍參與,共收到數(shù)百份風格各異、精彩紛呈的書法作品。這些作品或工整秀麗,或飄逸灑脫,充分展現(xiàn)了參賽者扎實的書法功底與對漢字文化的熱愛。
吳彩虹對同學們的表現(xiàn)給予充分肯定,同時指出了部分作品在毛筆字上的不足,希望同學們群策群力,提升自身技術水平。陳開政對參賽作品進行點評,從筆法、結構等專業(yè)角度出發(fā),細致分析了作品的亮點與不足。他指出,部分作品在筆法運用上靈活多變,但也有作品存在結構不夠協(xié)調、不流暢等問題,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具體的改進建議。此外,他強調書法作品不僅是書寫技藝的展現(xiàn),更是文化精神的傳遞。他鼓勵同學們接觸古代書法理論,從傳統(tǒng)文化中汲取養(yǎng)分,讓書法作品更具內涵與韻味。
隨后,學生參賽代表王忠誠上臺,分享了他的創(chuàng)作思路。他談到,在創(chuàng)作時要以嚴謹結構為基礎,精心安排每個字結構,讓字穩(wěn)得住、站得住。同時,他真誠感謝了老師們的耐心指導,也感謝學校給予了這樣的比賽機會和交流平臺。
書法學習交流環(huán)節(jié),同學們積極提問,就書法練習中的困惑、創(chuàng)作靈感來源等問題與老師展開互動。老師們耐心解答,分享自身學習書法的經歷與心得。通過此次活動,師生們對書法藝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,也進一步激發(fā)了大家傳承與弘揚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的熱情。
點評結束后,大會進入頒獎儀式。本次校賽共評選出校級毛筆/硬筆一等獎各2名、二等獎各3名、三等獎各4名、優(yōu)秀獎硬筆8名、毛筆17名,獲獎同學依次上臺領獎。(供稿/程鵑 蘇銀 編輯/楊逸清 校對/楊忠蘭 康欣怡 楊宏霞 審核/龍尚國)
陳開政老師發(fā)言
杜云老師頒獎
集體照